城乡都能幸福养老——江西九江城乡社区养老新景扫描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26
本报记者孙彦川
紧紧抓住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契机,全面铺开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短时间内就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不少地方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特征。江西省九江市就是如此。
高密度出台政策措施,建立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2019年9月,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九江市列入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一年多来,该市高密度出台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建设服务阵地,设施全面铺开。该市各级财政投入5865.41万元,用于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颐养之家建设等项目。采取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建成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17个,在建制村、较大自然村建成颐养之家630个。仅彭泽县就通过发行政府债券、银行项目融资等方式,建成6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和120个农村颐养之家。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互助养老。九江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印发《贯彻落实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十条措施的实施方案》,强化党建引领,并将农村互助养老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乡、村两级书记年度考评内容。
解决经费来源,建立关爱机制。九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采取财政补助、村级自筹、社会捐赠和个人自缴的形式,稳定地解决养老服务机构运行和服务经费问题。此外,还建立了困难老年人信息库和相关制度,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党员定期探访。湖口县、彭泽县、共青城市、永修县四个县(市)出台补贴制度。对农村服务对象实行分级、分类、分档制定补贴标准与收费标准,规范“四助五有”(助餐、助安、助医、助娱,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队伍、有制度)标准。每个县均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1652个村建立定期巡访探视台账,惠及1.5万留守老年人。
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城乡社区养老呈现一派新气象
在九江城镇,社区养老中心更有吸引力。彭泽县龙城镇渊明湖社区居民尹大江讲述了他父亲尹福(化名)成功扔掉拐杖的故事:“我父亲中风了,需要开阔空间进行锻炼,并需要有人照护,但我自己的家在五楼,我爸家住三楼,平时我们夫妻俩又都上班,所以他康复活动做得很少。渊明湖社区养老中心运营后,空间宽敞,在工作人员照护下,我父亲能安全便利地健身了,所以心情舒畅了很多,慢慢地能自己行走了。今年初,中心应疫情防控要求临时关闭,我爸活动量突然又小了,心情也受到影响,一度又回到无法自如行走的状态。中心重新开张后,他又继续锻炼了,现在已经又扔掉了拐杖。”当被问到“在家锻炼岂不是也能康复?”尹大江说:“到中心锻炼,很重要一点是能满足老人的社交需求。中心氛围好,老人凑到一起比划比划、练一练,康复效果自然好!”
在九江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功能日益多样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增进交流促和谐。地处山区的湖口县大垅镇大垅村由12个自然村组成,村民住得很分散。2018年,该村将当地供电所废弃的办公楼改造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以前彼此不熟的老人们很快就熟识了。村民鲍丁(化名)是退休教师,喜欢看书和思考,但他妻子不怎么识字。退休后,老两口因缺乏共同语言经常拌嘴。现如今,鲍丁每天到中心跟同村的老人唠嗑、拉胡琴,老两口也不拌嘴了。中午若不想回家,就在中心吃午饭,一荤一素一汤只需五元钱。近两年,通过上级单位配书、社会捐书、乡文化站购书,湖口县各村图书室的馆藏日渐增多。鲍丁主动请缨,在村里当起了义务图书管理员。
二是有效解决用餐难题。德安县聂桥镇要求党支部书记将“党建+颐养之家”作为一号项目来抓,抓好选址布点、场所建设、日常管理、完善制度等各环节。该县丰林镇紫荆村颐养之家建了两个幸福食堂,惠及70岁以上老人84名。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社会捐一点”,这些老人每月只用缴纳200元伙食费,就能吃到可口的早餐和午餐。
三是成为文明实践载体。共青城市充分整合组织、宣传、民政等各条线的资金,打造以日间照料为主要功能,兼具云讲堂、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等功能的村级“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丰富了当地村民生活。
四是自治机制增强服务力量。彭泽县黄花镇东红村将颐养之家与村卫生所同步建设,紧邻镇中心幼儿园,设施完善,方便老人接送孙辈。该村71岁的老书记朱胜光因儿子常年在外务工,生活单调。2019年颐养之家建成后,他带领村老年党支部和老年协会的老人负责管理运营,平时每天有二三十人参与。老人们开荒种菜,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成本。“此外,朱胜光还同村‘两委’一起,发动本村成功人士为颐养之家募集运营经费,当年就筹集了5万元。”彭泽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守忠说。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