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中传递生命认知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4-27
本报记者祝闯
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人们总是对生充满期待,而对死充满恐惧。近年来,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屡见报端。在清明节期间,记者采访了民政福利机构和社区的多位工作人员,发现他们在服务中非常重视生命文化教育,用富有温度和情怀的服务,影响着服务对象对生命的认识。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
——让孩子们认识生命、认识自己
用漫画演示生命孕育的艰难,让孩子们知晓生命的珍贵;讲解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道理;教授冥想、注意力转移等控制情绪的方法……3月31日,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坪头镇中学,宝鸡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为在校学生带去了一场关于校园防暴力讲座。未保中心精心制作了生命的起源、青春期情绪管理、珍爱生命、建立正确人际关系等相关内容的课件,并进行了现场讲授。
“因年少无知,青少年往往对生命的宝贵理解不深,更不知如何珍惜生命、保护自我。这在那些遭遇生活变故、家庭监护缺失的儿童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宝鸡市未保中心副主任杨珺告诉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未保中心非常注重将生命文化教育融入到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中。
记者了解到,2019年至今,宝鸡市未保中心已与当地16所中小学合作,开展百余场有关生命教育的讲座,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学校的肯定。每次讲座结束后,未保中心都会根据现场反馈对讲座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老年人服务
——让老人感知自身价值、欣赏自我
孩子对于生命的懵懂需要引导,暮年老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同样需要疏导。在遵循“尊德良颐、敬爱顺和”理念的山西省晋中市社会福利院(晋中市老年养护院),驻院社工曹永霞每天都会拿出固定的时间和院里的老人聊天,有时坐在年迈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床前,往往一聊就是个把小时。曹永霞告诉记者,老人们喜欢聊自己的过去,有时是以往生活中的琐事,有时可能只是记忆中的一部老电影。在聊天过程中,社工会积极地引导,让老人们的心情得到纾解、情感得到慰藉,逐渐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为了让老人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晋中市社会福利院每周定期开展“桑榆缤纷”系列小组活动,由社工组织老人手工制作小物件。有些老人行动不便但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工作人员就把手工材料送到床边,和老人一起制作。院长白江峰告诉记者:“老人们很喜欢做手工,他们更喜欢把做好的手工摆在自己的房间,平时自己欣赏,亲属来看望时还会特意进行展示。”
社区服务
——让居民懂得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得知自己和家人感染新冠肺炎后,我陷入了绝望,但社工及时给予的情感支持,增强了我战胜病毒的信心,在他们的鼓励、帮助下,我们一家人终于走出了困境。”曾感染新冠肺炎的胡先生(化名),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疫情初期,他一直坚守在社区防疫一线,被病毒感染后,家中的母亲和妻子也接连被感染,唯有女儿幸免,一家人一时恐慌起来。正在社区开展服务的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得知胡先生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排社工帮助他。
“我们一边向社区反馈帮助胡先生寻找医疗资源,一边给这家人做心理减压。”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肖慧敏说,“只有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病毒,他们才能平稳、顺畅地渡过这个难关。”
随着胡先生和家人接连出院,女儿正常返校复学,一家人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胡先生出院后,给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写了一封感谢信,他在信中表示,社工在疫情中给予的帮助,让他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对于每个生命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殡葬服务
——告慰生者、传承生命文化
在四川省眉山市殡仪馆生命文化教育馆里,一组组文字和图片借古今中外仁人志士对生命的理解,演绎着一曲曲生命乐章。
“生命文化内容的展示一来帮助家属缓和情绪、平复心态,二来更是在向公众传递正确看待死亡的理念,提醒大家珍爱生命,珍惜当下美好生活。”馆长黄宇告诉记者,“殡仪馆还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望闻问切’工作法为丧亲群体提供哀伤辅导服务,让生者缓解悲伤、得到慰藉。”
“用积极健康的生命文化引导人们从悲痛中走出,把注意力放在对逝者的回忆与郑重告别,可以减轻对死亡的本能恐惧。而对一个个逝去的生命最好的纪念,就是带着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继续前行,做好生命的精神传承。”云南省昆明市晋福古园常务副总经理王丰在谈及生命文化教育时说,“墓园内的殡仪服务设施建设,人文气息越来越浓厚,正在逐渐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发挥着生命文化传承的作用。”
“做殡葬就是做文化,进而言之就是做生命文化。”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院长何振锋告诉记者,殡葬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命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殡葬领域的人才应具备尊重生命的生死文化、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反哺跪乳的感恩文化,朋辈支持的共享文化、服务社会的爱心文化等素养。
随着民政工作内容不断丰富,生命文化教育覆盖的范围也会不断拓展。深耕于服务不同群体的民政机构和社区,很多民政工作者都在不约而同地将生命文化教育嵌入服务,积极影响着服务对象和社区居民对生命的认识。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4.22)